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

情感作文

时间:2024-10-03 21:11:25
【推荐】情感作文集合六篇

【推荐】情感作文集合六篇

在平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说到作文,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,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、联想力、想象力、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。如何写一篇有思想、有文采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情感作文6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情感作文 篇1

【摘 要】分析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原因,提出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三条途径。

【关键词】作文教学 情感 运用

情感培养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,如果教师能调整好学生的情感状态,往往能大大改善作文教学效果。情感是教育的灵魂,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。作文教学的艺术更多的不在于知识的传授,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,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然地写作。以“情”驭文,以“情”蓄势,以“情”雕文,最终达到文情并茂。

一、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原因

(一)感情是写作的源头活水

现在很多学生怕写作文,原因是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封闭式的,作文内容与生活脱节,重课内轻课外,加上许多教师不让学生的情感自由驰骋,逼他们写千篇一律的应试作文。教师逼作,学生憋写,学生主观上没有作文的积极情感,作文就会成为折磨人的苦差役,学生则会消极应付,生编硬造。这样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。文以传情,文以载道。文章是一个人对社会、对生活、对自然的情感体验或者理性认知。要写好文章,情感是基础。苏辙说过: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。此“气”,就是酝酿在心的情感和理趣。清朝王夫之也说:落笔之先,意匠之始,有不可知者存焉。就是说,文章没有技巧,而要靠个人内心的意趣。世上真能写文章的人,都是有了长期的情感积蓄,促使其非说非写不可,一旦为某种契机触发了情感,就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,并满怀情感地进行写作,不能自止。长期以来,在作文教学中,作文材料的贫乏单一,脸谱化、公式化、情感的苍白和空白化,一直是困扰作文教学的一个历史沉疴。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,应该把引导学生思想积淀、情感体验作为作文教学的重点,培养学生如何把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感悟表达出来,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、要说的、非说不可的、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,将假话、空话、套话拒之门外。引导学生如何去感悟人情、人性、感悟做人、生活的点点滴滴,培养学生的同情心、善良、孝心、正义感,正确的美丑、善恶、是非观。

笔者有一次给学生布置主题为“我的好朋友”的作文,一开始,笔者从确定中心、选择材料、使用语言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,但到落笔时,学生仍然觉得没什么可写的,交作文者寥寥;后来,笔者顺应学生的心理,要求把好朋友在学校中的表现向他们的家长汇报。学生都觉得这样的作文有意思,激发了向家长汇报的激情。这样一来,学生都觉得有许多要说的话,产生“情动而辞发”的效果,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有物,情真意切。

(二)感情对写作活动起到催化作用

有情才有文,情动而辞发。著名作家巴金说他自己“不是为了当作家才写小说,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”,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。所谓“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”,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”。在写作活动中,情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。优秀的作品莫不是“郁于中而泄于外”,“为情而造文”,为情感促动而写成。作文,应该是真情实感的流露,我手写我心,将自己的所看、所感、所说、所做、所想表达出来。情感是作文的催化剂,它影响着人的认知,激发推动着人的认识活动向纵深发展,丰富了人的认识内容。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,就能使被认识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,化平淡为神奇,化无情为有情,化无生命为有生命。如果没有思想和情感做基础,在描述事物时缺乏人的情感,对所写的景物没有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的深刻情感体验,作文就会平淡、枯燥、无味,那作文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、无缘之木。()而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,让学生能够观察、活跃思维及大胆想象,进行发散性的思考,学生作文,才有成功感和创造欲,精神就振奋,就心灵手巧,面对作文题目,就能自觉地集中注意,精心思考,敞开心扉,寻找材料,挖掘储备,选择那些恨得要死或爱得要命的人、事、景、物来写,有时甚至可以达到酣畅淋漓、飞流直下的境地。一位教师曾布置学生写以“幸福”为主题的文章,有个男生非常喜欢足球,就选择了我国足球队在出线的一刹那来写,那时刻他感到无比幸福。全文一气呵成,感情充沛真挚,言之达意,条理清晰,不失为一篇好文章。由此可见,学生写作情绪的高低,直接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。

二、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途径

在作文教学中,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作文心理,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是十分必要的。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,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。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呢?途径有三:

(一)立足生活,引进活水

生活之水永远是鲜活的,生活是作文的源泉,作文的思想、观点、情感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。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“生活既体验”,这是学生带着他自己的思想、心灵和生命经验对自我、对生活、对自然、对世界的叩问和发现,而不是在教师指导、规定或暗示下的所谓“观察生活”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写作要感情真挚,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、社会、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。没有这种真切体验,作为一切作文精神底色的真情实感就无从谈起。作文是学生生活经验、知识基础、思想感情、阅读水平、智力技能的综合反映。学生的思想经历、人生经历、生活空间都非常有限,如果不从多个层面去开拓学生的视野空间,就硬逼着他们去写许多话题,这也许会扭曲学生的心灵,不符合实际,甚至会出现假话、空话、套话、大话等现象,学生作文水平不会真正提高。他们参加实际活动,就有东西可写,写出的文章就有特色。指导学生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去作文,抓住最感兴趣的某项活动场面及人物在活动中的动作、语言、神态、心理等,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。这样,学生在有了切身体会的基础上,头脑中储备的表象丰富了,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。开拓学生的视野,方式和途径有很多,比如报纸、杂志、政治、自然、社会、影视、新闻节目、小小说、读者、故事会等,也可以是引导学生的视野去触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真诚与虚伪的人性体验,心与心的碰撞,做人的道理;也可以是带领学生走向自然,感受大自然的花草虫鱼,走进集贸市场,看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产品,看不同人的菜篮子;欣赏歌曲,感悟意境;留心身边的热点、大事等。总之,即是要把学生的视野伸向不同的时空、不同的层面,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识天地,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生活,感悟生活中的美,领悟美的情趣,触发作文情感,写作才有话可说,情趣才能有所依附,立意才能深远,才能敞开心扉,表现出不可遏止的创作欲。

(二)激发兴趣,以情激情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指导学生作文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兴趣,触发情感,“以境生情,以情激情”。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,它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,从内心产生一种 ……此处隐藏2934个字……六年级同学写的日记。讲述了一个尊老爱老的故事,一个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故事,一个让人流泪的故事。这个故事发生在敬老院中,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奶奶无儿无女,孤独一生。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虽然和老奶奶非亲非故,却无怨无悔坚持照顾她十多年。有时,老奶奶一吃东西就吐,大小便失禁,老人每天不厌其烦地服侍她。这样精心的照顾体贴,抚慰了老奶奶,也感动了我们读者。这使我不禁想到,我的老太太也有九十多岁了,如今也住在敬老院里。她理应得到儿孙们的照顾,幸福地安度晚年。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我一定要将这种美德继承下去。

还有一篇《爸爸为我削小棒》也感人至深。文章讲述了一位父亲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,但他不忘关心自己儿子的学习。在儿子即将升入小学时,这位父亲用他颤抖的双手,用香樟树枝磨出了100根小棒,作为数学课上的用具。但这位可怜的父亲却在五天之后就永远地离开了儿子。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切厚重的父爱。天底下最令人难忘的就是这种父子连心的.亲情,它会伴随我们的一生。

这本书中的日记内容丰富,情感真挚,字字真诚,篇篇动人,流露出真爱之美。读这本书,可以接受爱的教育,培养和树立高尚情操。一个人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,更要有健康高尚的情感素质。我们应该将“爱”看成是一个自然、高尚、美好的字眼,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人类存在,这个世界就会有爱,到处充满了真情。

读了这本书,我认识到要知恩图报,尊老爱幼,诚实守信。我想化成一缕清风,抚平爸爸额上的皱纹;我想变成一阵细雨,滋润妈妈粗糙的双手;我想化成一道阳光,温暖所有爱我的人的心灵。

情感作文 篇6

世间纷繁百态,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明白,孤独,本是人生的常态。

也不知时间为何走得那么快,却好像已习惯一个人面对所有事情时的安定。曾经的那份期盼和软弱,竟然在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有时也会断断续续地想,回到小时候没有担待的日子里去,会不会过得更舒坦更快乐些?

悠悠时日倏然流过,不留点滴欢愉与悲念的残存。只是也觉得夏末秋来的冷热交替间,若有多一份温热的提醒,不必时常叮咛,不必关怀备至,想会好受些。心里的空洞能有哪个人来填满,日子的虚无若有一丝声气嵌入,那得多好。

有时面对着白日的虚空,看阳光落在地上的炽热,俯视着斑驳交杂的叶子的投影,隐隐绰绰,也曾想起过一个孤独的名词来。孤独吗?在心里这么问。谁会心思细腻到观察阳光与叶子交融的韵味;谁会注意到城市高楼间云形流风的变幻;谁会凝望花前树下,茫茫人海中离而远去的背影?一定是一个孤独的人罢。孤独到静心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,孤独到风花雪月由虚妄成了真实,孤独到把想要吐露的话语默默地咽进胃里。这一切,多么可怕。

我能退缩吗?大哭一场,沉沉一觉,或是挣脱束缚去肆虐去放纵,把年龄与世故的针砭抛于脑后,把所有心心念念的清规戒律,条条框框,之乎者也的劝勉教条泡在酒里,在灯光与声嘶力歇的呐喊中寻找短暂的慰藉。是否会更好些呢?可我要的不是这些。在现实的行走中,我并非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孤独者,我有足够多可以一起嬉笑怒骂的朋友,我有像大树般呵护着我迈向成熟的亲情。我所言之孤独,是内心的孤独。极欲放纵,失心失我,不是我想要的。

也不知经过多少次无力的挣扎,经已养成了一颗随遇而安的内心。不是仓促的瞬时的明悟,是在万般无言的思彻中随着境遇而去的坦然。只是浅浅地明白了孤独存在的一些意义,原来它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剂。我所理解的孤独,它是生命的一种恩赐,一种平凡的常态。我曾经有对它的厌恨和防备,有对它的责难和挑剔。如今我视若珍宝。它让我更进一步地思考自己本身,思考这个世界,思考真善美存在的.状态。它让我修身修心,让我平静。

孤独,其实真的是人生的常态。孤独,怎么就不是人生的常态了呢?在你最需要人陪的时候,你的亲人,爱人,朋友可能一个都不在身边。有些事情你不得不一个人去处理,有些话还得一个人藏着。你随时可能面临孤独的侵扰,无论你有无做好准备。雨天,你要记得备伞;病中,你又有照顾自己的责任;饿了困了,你还得安排吃睡。平常得很。这些事情在很多情况下,你都得一个人面对。

我曾经一个人出行,一个人去领略未知的世界。我所碰触的任何事物,似乎都成为一种收获。世界是新奇的。没有嘈杂的心灵负担,没有思想未兼容时的对话。我可以风闻一朵花的香,在呼吸间辨识花的种类;我可以投入到游鱼中,长久的无言的随鱼儿在卵石中游动;我亦可以注视一座城楼塔尖,像凝视历史的风烟与能工巧匠的聪慧那般肃穆。我不必成为时间的累赘,我可以我行我素。这是我在孤独这种状态之外完全做不到的。

我曾经一个人去图书馆,在我所钟爱的书籍之海里畅游。挑一本喜欢的书,再找一个阳光充裕的靠窗座位坐下,然后静静地翻阅与聆听。我仿佛能够听到作者在我眼前的细语,长篇大论也好,字句珠玑也罢,我能在忘我的孤独的状态下投入到一本书的世界去,享受一场超越灵魂的旅行。有时我可以轻轻地笑,不必纠结于与旁人的观点是否尽同;有时我可以作一些注解与感悟,不必花时间空耗在盲目的获取中。孤独何尝不是一种享受?

我曾经一个人看过电影,与旁人不曾相识,倒多了一种安然的庇护。人与人之间,本来就想省略多余的联系。非亲非故,又无端于两者之间放了一睹虚墙,阻隔两方交流。只要我不勾搭你的眼神,只要我沉浸在另一个世界,我可以飞天遁地的穿越现实与虚拟。虽然偶有的尴尬是,或有一两对情侣,三两堆结伴同行的好友羡煞这一双孤独的眼睛。但我总能幸运的避过,把一爪又一爪的爆米花往嘴里塞,听着嘎嘣嘎嘣的声音乐呵乐呵的。

我曾经一个人写作到深夜,最后累趴在桌子上,醒来已是第二天的凌晨。只见窗外有零落四散的星子,风来帘动,树影莎莎,却是万籁寂静的时刻。我突然安静得想哭。这真是我不曾遇到过的孤独,安静到能听见心海可怜的回声。我相信很多人有类似的境遇。一个人面对空旷旷的大厅弹起孤独的钢琴,一个人拿起孤零零的画笔,凝思于画布中的美丽。因为了解自己本身和孤独本身,因为知道挣扎的无效。于是端起孤独的酒杯,一饮而尽。

我曾经一个人面对所有需要或不需要独处的时刻,总觉得一个人或许也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世界,在某种状态下找到一种力量。比如一个人走路的时候,我常常很慢很慢,偶有一两对养眼的情侣路过,脑海会思考他们般配吗?虽然大部分的思考是我也有人陪多好。我常常有某种孤独式的臆想,那些对真善美的思索或许正从孤独的状态中而来。既然能创造万物的主,赐予我一个神秘的状态,让我得以寻觅最真的自我,何乐而不为呢?

我也就不觉得孤独有多么可怕了,甚至由于以前对孤独过分苦恼而生出的罪恶感都萌发了。我总算觉得一个人吃饭,工作,睡觉;一个人看书,听音乐,散步;一个人远行山水,周游列国,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不再那么可怕了。可怕的是厌倦孤独而不把握利用。当我们远离了孤独的状态,或许也是最容易迷失自己的时候吧。

而我能在孤独中成长,明悟;在孤独中思索,静心;在孤独中看春夏的流转,看花草的枯荣,看命运的无常,看人生的起落,看红尘的喧嚣,看历史的风烟,看一切不曾看在眼里的人生万象。于冥冥人生的乱流中,拾一份清幽,拾一份自在,拾一份真我,已经很好很好了。

《【推荐】情感作文集合六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