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(汇编15篇)
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,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,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。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1《愚公移山》讲述了一位年近九十岁的老翁住在“太行”和“王屋”两座山的山脚下,每次进城都必须绕过两座大山。一天,愚公(老翁的外号)实在忍受不住进城的不方便,计划动手把两座大山搬走……
读了《愚公移山》这个故事,我觉得愚公是拥有坚定信念的人,当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的时候,不管别人怎么劝解,他都不会轻易舍弃。就如我们的课文《父亲的菜园》中的主角——那位父亲一样。文中的父亲为了家人能吃上新鲜蔬菜,不惜在荒山上另开辟菜园,天天不辞劳苦,直把双肩弄得又红又肿……这位父亲不也同样告诉我们——做人做事应该拥有坚定的信念,这样才可以把事情做好吗?
记得上个月,身为学校大队长的我在各方面都有所松懈,怕苦怕累,开始别人提醒我时心中还有些不以为然的.感觉。可是当发现自己作业本上的错漏越来越多,大队工作的处理也出现不少问题,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那渐渐怀疑的眼神时,我的心中不免忐忑不安起来……后来,班主任曾老师找我谈心,她不仅给我指出了问题所在,还鼓励我做人做事都要有自信,有持之以恒的精神,要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……我顿时恍然大悟,这不就是“愚公移山”那百折不挠、坚持不懈的精神吗?我怎么能就这样舍弃当初竞选大队长时信念呢?于是,我抖擞精神,无论在工作上,还是在学习上,重新定下自己的目标,从每一件事做起,时刻鼓励自己。终于,最近我又散发出自信,我所付出的努力,取得的进步又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同……
同学们,在学习上和做每件事的时候,你们也会有“愚公移山”的精神吗?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!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2听了很久江涛的《愚公移山》,很有感触。在所谓的多元化意识形态里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莫衷一是。我亦有些迷茫。
愚公是一种精神,一种坚韧不屈、矢志不渝的精神,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,不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要挖掉太行、王屋二山,这是一种斗志,是一种为改变自身状态而进行的一场斗争。不是那种勤勤恳恳、兢兢业业的充满奴性的劳作。
智叟的表现虽说聪明,但那是一种安于现状、屈服于压力之下的奴性的小聪明,和愚公相比,他显得小气、委琐,久而久之,他会变得奴气十足,没有智慧可言。而愚公则充满不安于现状,充满开拓精神,永远表现出那种移山填海、大气磅礴的气概。
在现代的所谓多元化的意识里,有些人则蓄意把愚公的精神理解为奴性的屈意服从,弱化了愚公的斗争精神,而这种曲意的'理解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民公仆,他们的奴性不是为人民的,而是为那些提拔自己的高级公仆,代代相传,对人民,他们则大气磅礴、敢说敢做,其境界远远超过了愚公。
能力和智力则胡成反比,口气愈大,智力越低,人民越苦。
久而久之,欲为亦不能为也,非不能也,实不会也。
明朝人龚自珍先生曾为此赋诗一首,名曰:己亥杂诗。实在记不起来,请各位一序!
在此先行谢过!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3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,故事的名子是:《愚公移山》。故事的意思是:有两座大山挡住了愚公家出门的路,愚公要把这两座大山移开,最后愚公的精神感动了上帝,上帝就派了两个天神把大山移走了。
读了这篇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暑假中做的两件事。第一件事就是我才换的门牙有一颗长歪了,妈妈带我去口腔医院的正畸科去看牙,医生说现在我的这一颗牙必须正,如果晚了就要影响面骨的发育了。所以医生就让我先做了一个模型,做完以后我想做个模型都这么不舒服,我想要正牙那肯定是特别的不舒服。正牙的牙套做好了,妈妈让我先试一下我硬是不戴,我好不容易刚戴上就开始恶心、想吐,因为那个味道实在是太不好了,而且我戴上之后就吃不下饭,说不好话了,所以我就一直都不想戴。妈妈就告诉我坚持就是胜利,一定要坚持到底。所以我就练习说话和吃饭,慢慢的我就会了。现在我的'牙快正过来了,而且我也习惯这样了。
还有一件事就是刚放暑假,妈妈觉得我体质不好就给我报了一个乒乓球班,开始我看着挺好玩的,可是我刚去了一天就不想去了,因为太累了。可是我想起了我正牙时候妈妈对我说的那一句话,所以就坚持了下来。现在我一点也不觉得累了而且我还觉得打乒乓球很好玩还锻炼身体。
通过读《愚公移山》的故事,还有我亲身经历的两件事,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,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胜利。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4古时候,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,他家门前有两座伸入云霄的大山,两座相连的大山正好挡在愚公的家门口,家人每次出门都要绕很远很远的路。这个问题一直让愚公很不开心。一天,愚公对家人说:“大家一起合作,把它们移走,开出一条路怎么样?”儿孙们听了,都非常赞同。
于是,第二天一大早,愚公就领着他的家人一起扛着锄头,挑着扁担,开始挖起山来。这时候,住在另一个村子里,一位名叫智叟的老人听说了这件事,嘲笑愚公说:“愚公呀,你也太自不量力了,这两座山哪是那么容易就移走的?你们一天能挖多少呀?”
愚公笑笑说:"子子孙孙坚持不懈,再高再大的'山也会被我们移走的。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总有一天,一定会把路开通!”
智叟没有话可反驳,只好羞愧地走开了。
后来,愚公坚决移山的事情被天帝知道了,天帝也很佩服愚公的恒心和毅力,决定帮助他。于是,天帝派天神使用仙法,把太行山和王屋山整个移走,放到别的地方去了。而愚公家的门前也就变成了开阔的平原了。
“愚公移山”这个成语,比喻做事要不怕困难,有顽强的毅力。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:有志者事竟成。对待困难,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,只要具备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,坚持不懈,就能成功!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5今天我看了一个名叫《愚公移山》的故事:传说在冀州南部,黄河北部有两座大山。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的家就在山脚,愚公每次出行都要绕行很长的路。有一天,愚公下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移开。人们都劝说他是白费功夫,但他却说:“我移不完,还有我的儿子,我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,总有一天会把山移完的`。”愚公最终感动了天帝,天帝把两座大山都移开了。
读完这个故事,让我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“铁杵磨成针”的故事。
李白小时候,不爱读书,经常逃学。有一天,李白趁私塾先生不在,跑下山去玩。在小溪边,李白看见有一位老奶奶正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。李白奇怪地问:“老奶奶,您磨铁杵干什么呀?”老奶奶一边磨针一边说:“我要把铁杵磨成一根针。”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很惭愧,连忙跑上山去读书。从此,他发愤图强、刻苦读书,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。 ……此处隐藏2854个字……实现。“无限风光在险峰。”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11今天,我读了《愚公移山》这个故事后,感受很多。
《愚公移山》这个故事讲的是愚公门前有两座大山,挡住了他们进出的道路,于是愚公下决心要搬走它们,他不顾别人的嘲笑,每天带着他的子孙去挖山,最后感动了上苍,上苍派人帮他移走了这两座山。
这则故事告诉我们:只要坚持不懈,不管有多大的困难,最终都可以克服,一个人的梦想必须靠自己的恒心与毅力才能完成。
读了《愚公移山》这则故事,我想起了我四岁时的舞蹈梦:从小喜欢舞蹈的我,希望站在灯光闪闪的舞台上,像白天鹅一样翩翩起舞,为大家展示我优美的.舞姿。在我六岁时,因为院子里有很多小女生都在学跳舞,我也想学跳舞,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,妈妈当时是这样说的:“只要你训练时不怕疼,能坚持,妈妈就给你报名。”“我不怕”!我坚定地回答道。
妈妈见我这么有决心,于是带我去报了名。第一次我去跳舞,觉得那种滋味很不好,回家之后我腰酸腿痛,但我还是对妈妈说:“我不怕!”妈妈当时笑了笑,什么也没说。
到现在我九岁了,学跳舞已经三年了,在这三年里,我吃了很多苦,受了很多痛,每次我想放弃的时候,我便想到了自己的梦想,最后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到了现在,我现在已经跳得很不错了,经常出去参加比赛,也获得了各种奖励,我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骄傲。我相信,以我现在的水平与努力,只要继续坚持练下去,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的。
《愚公移山》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成功,我也要做一个像愚公那样坚持不懈的人。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12我读了《愚公移山》这篇文章,被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,受到了深刻的教育。
故事主要讲了,一个叫愚公的老人,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,出入很不方便。于是他对全家人说想要把山移开,他不但亲自干,还让自己儿孙一起干。
面对严寒酷暑,旁人的冷言冷语,愚公丝毫不动摇移山的决心。他坚定“只要有恒心,什么事都能办成”这个信念,相信只要不怕困难、坚持不懈、顽强地干下去,移山就不再是个梦。后来,愚公的子子孙孙果然移走了这座大山。
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,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,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,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。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。在生活中,在学习上,我们也要学习愚公的精神。遇到困难和问题不退缩、不动摇、不怕困难。如果一个人见到困难就退缩,听见嘲笑就动摇,还能干成什么事?记得有一次,妈妈带我出去逛街。走了很长时间的`路,已经很累了,当我走到太平洋商场门口时,已是满头大汗了,可还要爬很长的楼梯。这时候,妈妈就鼓励我:“就这点困难就把你难住了,人家愚公不是把山都移走了么?”我眼前一亮,拉着妈妈的手一步一步地往上走......那天,我过得非常开心。
今后在学习上,我也要像愚公一样不怕困难、坚持不懈!为了我的明天,为了我的前程,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,我要继承这种“愚公精神”,并把它发扬光大。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13今天我看了一个成语故事,故事的题目叫《愚公移山》。讲了从前有个老汉叫愚公,他家的大门口有两座大山,一座叫太行山,一座叫王屋山,他出门必须要绕道而过,很不方便。愚公为这件事很烦恼,他决心要把两座大山给挖掉。他对全家人说,我们一定要把这两座山挖掉,大家都很赞成。只有他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,她说像这太行、王屋这个高大的山,挖出来的石头和泥土怎么办呢?大家说运到渤海边上就行了。从此以后,他们全家每天一起挖山,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休息。在黄河上住着一个老汉,人人叫他智叟,他看到他们一年到头都在辛苦地挖山,觉得很好笑,就去劝愚公不要白费力气了。愚公深深地叹了口气说:“你这个人自以为聪明,其实很傻,就算我死了,还有我儿子,儿子生了孙子,孙子生了儿子,子子孙孙,世世代代,是无穷无尽的,可两座大山却不能再长高了。”智叟无话可说。后来这件事让山神知道了,就去报告上帝,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打动了,派了两个大力神把两座大山搬走了。
我看了这个故事,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愚公学习,做事情要不怕困难,要有坚强的毅力,如果想达到远大的理想,就必须好好学习,努力前进,才能取得成功。假如半途放弃的'话,你以前所做的一切,都会白废的。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14我读三年级时,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《儿童寓言》,那时我虽然不认字,但是我会拼音,所以大部分我都会背,比如《学羿》,《刻舟求剑》,《染丝》,其中有一篇使我深受教育,那就是—《愚公移山》。
这位北山的愚公当时已年近九十,门前的两座大山,阻挡了他们的道路,无论进出都要绕路行走。愚公决定尽力挖平这两座大山,于是他带领子孙们凿石头,挖泥土,移山的`工程开始了。有人说愚公太傻,凭他们几个人的力气,想移这两座大山?“不光有我们,即使我死了,还有儿子在呀;儿子又生孙子,孙子又生儿子,儿子又有儿子,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。可大山却不会增高加大,不愁挖不平。”读到这儿,我知道了,山,非一日能移,非一人能移。只有大家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,才有成功的机会。
动物界的蚂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一只蚂蚁找到了食物,随后就会有一大群蚂蚁把食物拖回洞中,一起分享。倘若大家不团结起来,只顾自己,终将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,一无所获。
当今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团结精神,当前的汶川地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地震发生没多久,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纷纷伸出援手,帮助灾区人民摆脱困境。这一举动,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,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团结。
我想,《愚公移山》不仅要赞扬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,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,只要团结一致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。
《愚公移山》读后感15大家好!我今天要为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名叫:《愚公移山》!
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,一座叫太行山,一座叫王屋山。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,快90岁了。他每次出门,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,要绕很大的圈子,才能到南方去。一天,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,说:“我准备与你们一起,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,修一条通向南方的'大道。你们说好吗!”
大家都表示赞成,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,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,又怎能把太行、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?再说,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?”讨论下来大家认为,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。
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,特地来劝愚公说:“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,凭你这有限的精力,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?”愚公回答说:“你这个人太顽固了,简直无法开导,即使我死了,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。儿子死了,还有孙子,孙子又生孩子,孩子又生儿子。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而山却不会再增高,为什么挖不平呢?”
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,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。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,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,把两座山背走。从此,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。
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:“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,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,就有可能成功。”
文档为doc格式